2023年,深受广大学子关注的华为鸿蒙实验班终于落户于西北工业大学。虽说作为我国的一流学府,西工大在航空飞行器、计算机等工程学科上,其创造力和实践力的确不容小觑。
但是,论综合实力与知名度而言,在国际上计算机水平位列全球第四的清华显然比西工大更胜一筹。为何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却对这所“瓜大”情有独钟呢?
对于这个问题,海思芯片负责人何庭波在华为内部的研讨会上也曾问过任正非。对此,他是这么回答的:“清华的人跑了,你负责吗?”
任正非对于清华学子的“不放心”,其实并非是在筹备鸿蒙班的时候才有的。
实则,早在2023年接受央视专访的时候,任正非在讲述自己在海外花大价钱却买了一批“中国制造”的材料的经历时,就曾感叹过:“为什么中国自己养的鸡,却偏偏热衷于去外国下蛋呢?”
其实,无论是华为将西工大设为鸿蒙落户地,还是任正非这番“下蛋”论,其背后反映出来的,都不仅仅的所谓的“外国的月亮比家乡圆”的“崇洋媚外”思想。人们更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是中国自70年代延续至今日的“人才流失”现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留学圈里,有句话流传甚广: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出国,就在出国的路上。这样的话乍听起来未免让人觉得讽刺。且不说我们同为华夏儿女,从小所受的教育都在时刻教导着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热爱祖国与人民。
就仁义而言,国家既然在教育上向各大高校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只要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都不该将出国和移民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诚然,站在法律和道德的角度上,我们也无权去指责任何一位留学者的不是。但根据2018年的留学数据来看,585万人留学者中竟然有高达70万的优秀人才在海外留学时竟然直接改了国籍。
更让人惊讶的是,根据2023年的清华大学的就业数据统计,在每年7万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高达24.6%的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深造。而他们在海外完成学业后,竟有多达84%的人选择了留在海外。
目前为止,光是在硅谷工作的清华生就多达2万人。在此,我们不禁想问,清华到底怎么了?
清华怎么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举出一个清华学生的例子。当然,这个例子的主人公,她的思想和行为肯定是无法代表清华留学者。
而且相较于一般留学人士而言,她的举止也更为功利与偏颇。但我们也不妨能从其经历中对中国“人才流失”问题有所感悟与思考。
高杏欣是清华大学1997届的毕业生。她的父亲高德林曾经是辽宁省公安厅常务的副厅长,身份十分显赫。
身为高干的女儿,高杏欣从小性格就十分要强,凡事都喜欢与人争个高低,就连在学业上也不例外。
高杏欣这个人十分聪明,在学习上一点就通。加上她读书又很用功,于是在1997年的高考中,她一鼓作气,考上了全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
在清华读书期间,高杏欣对卫星导航领域很感兴趣,于是她在完成了本科精密仪器的学业后,又顺利升入了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继续攻读硕士。
2003年,高杏欣从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硕士毕业。但她没有和其他的清华毕业生一样,加入就业大军寻找工作,而是有了去美国继续深造的念头。
对于女儿的想法,父亲高德林表示了赞同的。
虽然出国留学就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家人都无法与她见面。但受到1993年我国出台的“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政策的影响,高杏欣的家人认为,只要她能在国外学有所成,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相信在大部分留学生和其家长看来,出国留学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和子女的未来镀金,给命运和前途加份筹码。
高杏欣当年的留学目的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今天看来,显然她的初心经过多年的海外生活,已经彻底变了味。
在家人的支持下,2003年,高杏欣终于踏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美国。为了推进自己的卫星导航研究,高杏欣进入了美国最著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系的博士。
在这个拥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的高校,高杏欣在卫星导航领域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
而她凭借着优异的课业成绩与独特的理论见解,也开始在校内小有名气。而真正让她“一战成名”的,是发生在2006年的欧洲伽利略卫星事件。
2005年10月,欧洲向太空发射了一颗名为发射了伽利略的卫星,作为伽利略系统的首颗试验卫星。
这颗试验卫星使用的是一种名叫GIOVE-A的编码规则,在当时还并未被人破解。
经过将近3个月的太空旅行,尽管这颗卫星的编码规则的底层原理不算太难,但因为才刚刚被投入使用,破解起来还是得花费一些时间的。
但是令众人都没想到的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组,竟然在该卫星被激活的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就成功获取到了该卫星的详细数据。而这个科研组,正是高杏欣所在的团队。
而经过短短的几周的工作,高杏欣便独自一人完成了对该信号的追踪与解码工作,随即她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发布在了美国的学术杂志上。
自此,高杏欣便在卫星导航领域名声大噪,全球的接收机公司的接收机都采用了她的研究成果,以此来获取伽利略卫星的信号。
于此同时,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还专门对高杏欣的研究提出了表彰。
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当时高杏欣还特意给自己取了一个外国名字,叫做格蕾丝。
通过欧洲伽利略卫星事件尝到甜头的高杏欣以为,自己要想在美国的这片土地上出人头地,成为永远的“格蕾丝”,还应当有个更大的产出。
而因为早年在清华有过北斗计划实习生的经历,高杏欣竟然把目光投放到了中国的北斗一号导航系统。
众所周知,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军工业和人们普通的日常通信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在北斗导航系统问世之前,无论是中国的军舰还是民航,要想在茫茫大海中确定方位,唯一能使用的导航工具就是美国的GPS。
古人云,倒持泰阿,授楚其柄。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国家,倘若它让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保护,把自己的把柄递到他人手中,那么终有一天会面临如鲠在喉、腹背受敌的危险。
例如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以及1996年台海军演事件,就充分验证了永远依靠美国人的关GPS信号实现导航,是多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1994年,为了不再被美国的’GPS以及俄罗斯GLONASS“扼住喉咙”,我国组建了大量卫星航空领域的人才开始着手开发北斗一号系统。
而经过将近13年的努力,2007年4月,随着北斗一号系统首颗地球中轨道卫星北斗-M1的成功发射,中国的“咽喉”才得以解放。
对于国人来说,北斗卫星升空的升空无疑是件值得举国欢庆的好事。但是,在这位“格蕾丝”眼中,却俨然成为了她获得名利的跳板!
2007年,在得知北斗-M1发射成功后,高杏欣如法炮制,利用天线接收到了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并成功找到了信号序列里面的安全漏洞。
按理来说,一个正常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当他发现了国家在技术层面的缺陷,第一时间应该是将这个缺陷及时告知国家,并帮助相关人员予以修正。
但是,当时被利欲冲昏了头脑的高杏欣却在破解出北斗技术后,首先想到的是把这份成功送给美国,利用它拿到绿卡,为自己在毕业后能继续留在美国增加一份筹码。
在得到高杏欣提交的数据后,美国政府十分高兴,并让国际导航大会为其颁发了航空领域的最高荣誉奖项(AchievementAward奖)。移民局还并为这位中国留学生颁发美国绿卡,用以留着这位“航空新秀”。
在那个时期,高杏欣已经彻底沦陷在美国人的追捧中。
为了彰显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才能,她完全不顾国内对其的口诛笔伐,把自己的破译数据像“发传单”似的发布在各大学术期刊上。
当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美国政府如此倾力帮助高杏欣造势,一方面是为了膈应中国,更重要的是,它还得靠这位“高材生”继续帮自己效力。
为了让高杏欣“再接再厉”,继续深入研究北斗,美国政府还拨给了她巨额科研经费,并将其聘为美国国家地理的高级顾问。
在此后的几年里,高杏欣一边享受着美国给予她的优厚待遇,一边继续着北斗系统的破解工作。
然而,在经过无数个绞尽脑汁的日夜研究过后,与之前的轻松惬意不同的是,高杏欣竟然未再有一丁点的发现。
这种状况让这位自诩“航天精英”的“天之骄女”很是失望,而更加失望的应该是早先对高杏欣一直抱有期待的美国政府。
而就在高杏欣的工作停滞不前的时候,一则来自中国北斗科学家徐颖的言论,则彻底把高杏欣从神坛上拉下,沦为了名副其实的跳梁小丑!
当时,中国媒体在得知这位留美女博士成功破解出北斗系统后,曾向中国北斗系统的航天工作者提出疑问,询问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北斗将不再安全。
对此,我国的专业人士也曾正面回应过,高杏欣破解出的伪码序列,实则只是北斗民码的伪码序列,而非军码的序列。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斗民码与北斗军码,无论是在加密方式还是保密程度方面,都是有着天壤不同的级别。
而且,与复杂的北斗军码相比,北斗民码在设计之初就并未进行过多的保密措施,且它的破解对于一般的卫星导航领域的工作者来说,不过是常规操作而已。只需通过官方发布的ICD文件,根据北斗民码的格式便能轻松破解。
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根据我国的战略初心,北斗系统的民码的伪码序列并非是什么国家机要。
等该系统的服务全面上市以后,其民码的编码规则本来就是得向相关的生产商公开的,这也有利于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免费享受到该系统提供的民码服务。
而高杏欣声称破解出了北斗系统,不过是给外行人炫耀的“炫技”行为,并不存在任何的实际科研价值。
而高杏欣声称破解出了北斗系统,不过是给外行人炫耀的“炫技”行为,并不存在任何实用价值。
而高杏欣和美国政府心心念念的北斗民码,更是没有任何被其破解的风险。
中国真正的“北斗女神”徐颖在得知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位“清华天才少女”破解北斗时,就曾做过回应,表示要想破解出中国北斗系统的军码,除非你能找到时空穿梭机,穿越到设计北斗军码的会议上去窃听。
徐颖
徐颖的这番言论将美国当局的野心彻底击碎,也狠狠地“打醒”了高杏欣。尽管高杏欣压根无法破解出真正影响北斗系统的军用编码,而就其早先的破解内容来看,在科研层面不过是一次“课业成果”,并未给国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然而,无论是高杏欣发现北斗漏洞后对一直中国隐瞒不报的行为,还是她为了名利,对美国“摇尾乞怜”的做派,都让无数的国人感到心寒与不耻。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时至今日,人们已经知道了真相,却依旧对高杏欣痛恨不已,大骂其为卖国求荣的“卖国贼”的原因。
北斗事件曝光后,高杏欣在留学圈恶评如潮,想要归国自是无望。而美国政府在得知她无法继续为自己创造价值后,更是将其“一脚踢开”,不愿再为其提供科研资金。
与此同时,高杏欣远在国内的家人也因其恶劣行径深受其害。2010年3月8日,高杏欣那原本在省公安厅任职的父亲高德林在事业上经历了人事变动,从原来的常务副厅长改任为人大常委。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人事变动而已。但是,从职位权力交替变换,这里面也的确透露出了不少玄机。
毋庸置疑的是,在国际上名声已毁的高杏欣即便那天回了中国,也不可能被高校和科研单位接纳了。
而根据2023年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任职名单可知,如今的高杏欣依旧在她“梦想”的土地上,担任高校的教师,传授着她自己或许都没能搞懂的“科研”。
而她所在的课题组里,除去她这位美籍华人,剩下的几乎全部是印度人。
要知道在国外,但凡人缘好、人品好的中国教授,组里中国人的比例不会少于一半。而高杏欣身边不要说同乡了,就连能交往的人都没有。
一个曾经从清华毕业的“天之骄女”,在呼吸了几年美国的空气,看了几年外国的月亮后,竟然把土生土长的家乡给忘了,对异国异人“乞尾求食”。如今沦落到这副众叛亲离的下场,实属是因果循环了。
像高杏欣这样,享受了国家的留学政策,出国后却一去不返的留学生不在少数:赴美留学后,为美国人研发洲际弹道导弹的美籍导弹专家林桦;享受国家留学补贴,却帮着澳大利亚窃取中国的国家机密,造成中国七千多亿的经济损失的北京学子胡士泰;花费国家不菲的留学费用,却在赴美的几年内便改掉国籍,留在哈佛“教书育人”的中科大物理天才尹希。
而这些所谓的人才、精英,在面对国人的斥责时,却总是会轻飘飘用一句“科学无国界”来回应众人。仿佛只要靠着这句话,便能彻底洗去自己身上所有的污垢。
的确,出国留学是个人的选择,倘若能凭借国外更好的条件,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也算是好事一桩。但倘若留学者的初心里,从一开始就没有愿意为祖国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愿景,那么他变成下一个“高杏欣”也是迟早的事情。
回到开头的问题,或许我们该问的不是清华怎么了,而是整个中国留学圈怎么了。诚然,对于中国人才流失问题,我们在海归的待遇方面确实应该去反省和改善。但更值得人们反思的,应该是人才的爱国教育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曾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
“科学是有国界的!要知道当年钱学森想回国时候,还被都关了三年,你怎么能说是无国界呢?”
而他说出这番话的晚上,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正在被赴美留学者生产的高分子橡胶圈和导弹狂轰滥炸。
的确,中国的发展需要像林桦、高杏欣、尹希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来探索和领路,但是建设中国的主力军从来不是占据少数的精英派,而是热爱国家,踏实务实的基层工作者。
一个只想着追求着小我功利、小我“梦想”的“高杏欣”,又哪里能理解哪怕有生命危险,也要冒死回国的钱学森、在烈日下辛勤播种了57年的袁隆平,以及无数在疫情期间昼夜不休的医疗工作者呢?又哪里懂得“儿不嫌母丑,狗不赚家贫”的真挚情感呢?
这些“渊博”的“格蕾丝”,在乎的不过是自己眼前的那点利益。而一旦他们的精致的假面被人戳穿了,也只会梗着脖子喃喃一句“科学无国界”来为自己的无知和自私辩解罢了。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