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但是,到底什么才是“天人合一”?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在此才有必要对这个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
古人有一句话叫“三才者,天地人”。
大意是说,在古人看来,天、地、人就是三才。
进一步的说,所谓“天”,呈现出来的是阴”与“阳”;地呈现出来的是“柔”与“刚”;而人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仁”与“义”,正如《易经》中所说,即: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言外之意,古人正是得“三才”中的任意两种,从而推演出成卦的过程——所有的一切现象,都能够在卦象之中找到依据。
而对于居住于天地之间的人而言,身上所具有的一切秉性,说到底,都来自于天地的赋予,而这也正是“仁”与“义”的由来。
换句话说,天地的一切运转规律,体现到人的身上,就是“仁”与“义”,当一个人能够将身上的“仁”与“义”发挥到最大,那就可以和天地同步了——天地虽然“不仁”,但它却能够承载万物,并用承载与包容赋予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命,这其实就是最大的“仁”与“义”。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如果能够遵照“仁”与“义”的要求来行事,那就是“天人合一”了。
从另外方面讲,真正的圣人,就应该像天地一样,包容一切,承载一切。
而这正是自古以来,人们为什么向往成为圣人的真正原因。
因为在现实当中,虽然人人的身上都具有圣人一样的品质,但绝大多数人却受到与生俱来的习性与私欲所干扰与影响,从而无法像圣人一样包容与承载一切,甚至迷失自我。
所以,人生需要修行,或者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其目的就是将自身的言行以及起心动念,调整到契合天地运转那样的状态——将自身的“仁”与“义”发挥到极致,继而能够包容与承载一切。
而这其实正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美好诠释和解读!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所谓“天人合一”,不过教人践行“仁”与“义”,并且把它推广到极致而已。
言外之意,一个人若是能够将“仁”与“义”推广到极致,那么,他就可以做到“天人合一”,由凡入圣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暂坐》《红楼梦》《金瓶梅》《废都》《自在独行》《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菜根谭》《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诗经》《左传》《明儒学案》
本文来源于发迹号www.fajihao.com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